摘要:中国留学潮之大变迁1978年,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后,专门就增派留学生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我们不要十个八个地派,而是要成百上千地派。1978年12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生”送行,开启了新中国出国留学的新时代。1...
中国留学潮之大变迁
1978年,小平同志主持工作后,专门就增派留学生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我们不要十个八个地派,而是要成百上千地派。
1978年12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人民大会堂为“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生”送行,开启了新中国出国留学的新时代。
1978-2019年的40年时间里,全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当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十万毕业生申请到国外高校留学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我国已成为全球留学生最多的国家。
近几年来,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持续增长,每年回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据业界数据显示,2020年,归国参加求职的留学生人数直接突破80万。其中,从美国学成归国求职的留学生占比最高,达到21.1%,即每年有将近17万的人才从美国回国就业。
“物以稀为贵”,留学生数量大幅增长,国外学历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优势就不再那么明显,于是许多人开始感慨海归变“海带”,留学生已经不香了。网上也经常曝出海归工资月薪5000元,一辈子挣不回留学费用的新闻。
一时间,留学似乎已成为鸡肋。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便受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不降反增。
中国名校与美国名校的真实差距
在影响力最大的QS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共有92所高校上榜,其中内地高校有58所。在此次排名中,首次有2所中国大陆大学跻身世界TOP20,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列第17和第18位,这是中国高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步。
此外,复旦大学排名全球第31位,浙江大学排名全球45位,双双进入世界TOP50。
中国顶尖高校与美国顶尖高校Z在排名上已经相差无几,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中国高校已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呢?圈内人士表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高校赶超之路还十分漫长。
中美顶尖高校差别面面观
※师资力量差别悬殊
在美国TOP30高校,都汇聚了大量知名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奖者。世界上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30所大学中,美国共有19所大学上榜,占了将近三分之二。
在美国TOP30高校上学,许多任课教师,都是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学者,他们提供给学生的都是行业和学术研究最前沿的理论和知识,教给学生的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学生不需要自己去探索更多低层次、已经落后的知识,学生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高望远,砥砺前行,学习效果和发展前景的差别不言而喻。
此外,美国名校的软硬件设施和其他教育资源也是世界一流,顶级的实施、顶级的项目、顶级的资源,学生当然更容易出成绩,更能有所建树。
※教学模式很不相同
与清北等中国名校相比,美国TOP30大学的教育模式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小而精”。
北京大学和哈佛的领导人曾评价说:“我认为最核心的是教学质量和人数,北京大学的教学规模大约几百人,人数多,所以可能对每个人的关心很少。”
在哈佛大学,有的课程也会数百人修,但最终会将学生分成二、三十人的小班,给予学生辅导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师生比天壤之别
美国TOP30大学师生比基本都在1:7左右,教育团队由教授和助理教授组成,班级规模也以“小班”居多,每个教室容纳的人数也有严格的限制。
在美国大学,都安排有Office Hour,教授会认真回答学生的提问。这种小而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
反观中国清北等高校,班级基本上都在30人以上,多的甚至多达近100人。许多学生大学四年下来,连老师办公室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课堂之外,学生一学期、一学年只能见到老师、指导员一两次都是常态。
※课程选择大相径庭
在美国知名大学,学生本科阶段基本上都是接受通识教育,学生围绕建立学科基础展开,重心是进行兴趣探索,学生课程选择自由度很高。
在中国高校,即便是清北,课程设置是相对固定的,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不大,学生被动修课。
为了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美国名牌高校,都将学校收入的一半以上,花在员工的工资和福利上。
优秀人才拥有高收入,不为收入和生计发愁,他们能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工作中,出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取得成就也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