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22:18:24 | 浏览:667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根据2020两会的最新报告,今年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比去年又多出40万,让人不得不为其“狼多肉少”的就业前景担忧。
但是,有一群人却独立于这争夺之外,一揽多方“社会关爱”在怀——海归艺术生,大势所趋,真的很香!
艺术留学生成为就业市场“香饽饽”,他们是如何从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中脱颖而出的?
这874万毕业生大军,将面临怎样的就业环境呢?在刚刚过去的2020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态度:促进教育、保障就业以及加强文化产业发展。
《报告》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政策,也无不显示出政府对精神文化以及人才就业的重视,也立足于疫情对就业现状作出了调整。比如:
给予湖北高校及湖北籍2020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6省份与湖北展开定向劳务对接;
高校就业工作要创新方式方法,开拓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学生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对于海外留学生,《报告》更是提出了吸引人才、增强海归凝聚力的利好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提交了《关于把握后疫情时期全球人才流动契机 促进海外人才“回流”的建议》:
其中提到,针对海外留学生和持工作签证在外工作的优秀人才,提供优质待遇吸引他们回国效力。
针对高校引才现状,鼓励中西部高校积极引进海外华人。将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更多地向中西部高校倾斜,中西部高校在引进海外华人高层次人才时可不受编制数额、增人指标、工资总额等限制;针对特别优秀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由政府资助专项经费。
这对于想要回国就业的海外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强有力的利好政策。
不仅如此,报告还中提到,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未来将大力发展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
如此一来,学成归来的艺术生将有更多机会在祖国欣欣向荣的艺术行业贡献自己的才能。
目前,国内市场对艺术专业的优秀人才还是有很大需求的,而留学生在专业水平、艺术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
首先,越来越多的艺术类相关职位在招聘时,开始侧重学历背景,而这一点,大多数艺术留学生都可以满足。
部分艺术相关岗位需求(图源:猎聘网)
其次,有些岗位还会对“有无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经验”、“能否熟练使用二外”等条件格外看重:
部分艺术相关岗位需求(图源:猎聘网)
还有些岗位,也会额外注明需要熟悉哪些专业软件。
而这些看似“更高阶”的要求,对于普遍有着高学历背景、海外独立学习生活、对各种专业软件中英版本都熟练操作的艺术留学生来说,都是“必备技能”。
拿平面设计专业来说,美国院校就非常注重应用性。随便举几个例子:
由此可见,国内的艺术市场已经为海归艺术生准备好一片天地,静静等同学们毕业归国,“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那么,艺术海归们的身上到底有什么优势,让他们在毕业生大军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除了刚刚提到的专业水平、艺术理念、工作方式以外,艺术留学生身上还具备着一些不可替代的就业优势。
从学位上来看,从2015至2019年出国留学的人群当中,本科及以上的人群整体占比,包括本科、硕士在读及已毕业人群,5年间从71%增长至77%,基本呈现连续增长的趋势。
也就是说,包括艺术留学生在内的这一留学群体当中,高学历个体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在出国留学人员的专业选择当中,艺术类的占比较小,同时国内的传媒与艺术行业正在全面迅速的发展,需要大量创造性人才。
因此,艺术类留学生回国之后,将有更多就业与选择的机会。加上留学归来的艺术生学历普遍更高,那么在就业市场当中,自然也就更有竞争力。
数据来源:新东方《中国留学白皮书》
西方艺术积淀颇为浓厚,这也使得西方油画、雕塑、乐器等艺术形式在各个领域有着杰出的学术建树。想要从事西方艺术的同学通过奔赴国外,可以从地域源头领悟艺术发展的独特魅力。
另外,海外院校的艺术教育资源更加成熟和完善,学生在学习期间也能接触到一些国际上的活动,增长艺术见识。
留学生独自一人在海外留学,在应对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余,还要适应异国语言、文化差异,独自打理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还要集中精神搞创作。在这种高难度的求学环境当中,能够学有所成、顺利毕业的艺术类海归,在未来的工作当中一定能够表现出自己独有的优势。
艺术类留学生不仅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继承和了解,在外求学期间又吸取了其他不同国家的人文精华,而对于学习艺术的同学,尤其是对设计类学生而言,这除了是对个人眼界、认知的开拓,更是对艺术创作灵感的一种刺激与积累,对创造力的一种锻炼。
倘若艺术留学生们能很好地将结合中外艺术精髓,那么这种多元的艺术修养将帮助他们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随着社会对人类精神文化的越发重视,艺术创意产业也会越来越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海外汲取了充足艺术养分回国建设的留学生们,一片广阔无垠的土地,正等你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