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00:34:57 | 浏览:349
6月5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教育改革与治理研究专家陈志文受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护航计划”邀请,就《疫情下的留学趋势与选择》一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线上直播讲座。
以下分享陈总编讲座内容,以飨读者。(相关观点请与讲座视频配合查看,文末扫描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
01
疫情后,留学趋势和相关建议
陈总编从两个层面分析了疫情对留学带来的影响,即:
宏观上,疫情让原已增长乏力的留学趋势提前进入拐点;
微观上,当前政策对个人申学而言不似想象中那样艰难。
宏观趋势分析
疫情前—出国留学山顶将至、拐点将现,发展后劲乏力。
美国:赴美留学增长率和绝对增长人数已持续10年下降,申美研究生人数连续负增长,美国留学增长乏力,即将见顶,近4年川普的上台加快了这一趋势。
英国:有人说赴美留学环境恶化使赴英留学爆长,但仔细分析,此次增长总量未超过2万人,相较已趋于停滞的增长趋势显得突出而已,绝对数量有限。
加拿大:与美国趋势相似,近年赴加留学增长比例和绝对人数都出现了下滑,处于近10年最低点。2018年印度超越中国成为赴加留学第一生源国。
究其原因,陈总编给出了三点分析:
留学常态化,镀金价值下降,低投入产出比使得一部分人打消留学念头;
00后、05后留学意愿低——出国意味着受罪;
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学位扩招,使得因考不上大学而留学的人数减少。
疫情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如果疫情之前趋势已呈上升疲软,那么疫情的发生必将造成拐点的提前到来。因此,对于疫情后的留学发展趋势,他作如下判断:
疫情后—加速衰变,梯形变三角形。
陈总编以国际留学趋势模型为参照,预测中国的留学趋势本该大致是这样一个发展模型:
但是疫情发生后,美国借疫情在国际上不遗余力地妖魔化中国,,留学环境迅速恶化;加之疫情使得中国家长的经济状况受到影响,中国学生的留学意愿进一步缩减。这让原来已增长乏力快到山顶的趋势加速了一把,山顶提前到来,平台期不再,短期内人数将快速下降——梯形的发展轨迹转变为三角型。
但总体说来,未来出国留学的人数总量还会徘徊在60-70万人,至少不低于50万。
对疫情后留学趋势,他还作出五点推测:
(1)中小学阶段的留学意愿显著下降。
(2)本科生留学意愿小辐缩减。
(3)源于就业压力,研究生短期可能出现反向增长。
(4)留学趋向进一步多元化,日本有望成为留学明星国家,德国留学人数也有可能增加。
(5)更多人选择国内的国际学校和合作办学项目。
疫情对个人影响分析
(1)疫情导致录取更容易。为保报道率,今年学校都放宽了录取标准,预计明年形势依然如此。只是名校依然很难,一般学校能感受到这个利好。
(2)在校成绩(GPA)和面试的权重增加。今年很多考试都取消,但也不必焦虑,绝大多数人面临同样的状况。GPA会前所未有被放大,各校可能加大面试在录取中的份量。
(3)今年拿到offer的要不要去?陈总编判断今年北美学校会在线下正常开课,但同时也允许不返校的学生在线上修课;欧洲以线下开课为主。要不要去,能不能去,大家自己考虑,也不必过于放大风险。
(4)美国会不会拒绝中国学生?5月29日美国白宫针对中国留学生发布的禁令引发舆论风潮。但是6月2日美国国务院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继续欢迎中国留学生,只是对涉及军方项目的小范围留学生进行限制,总量很小(最高不到2%)。中国留学生为美国带来巨大的贸易顺差,大规模拒签是不可能的。
(5)在目前复杂背景下我们还要不要出国留学?陈总编表示无法给出个性化建议,原则上讲,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建议学子们走出去看一看。不为镀金,而是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自身的定位,就是所谓“见世面”的价值。出国时间以研究生阶段为最好,本科也可以,但是坚决不赞同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废停率极高。建议家长,等到本科以后再送孩子出国学习。
02
留学前,科学规划和自我认知
也许全世界很难找出第二个民族同我们一样,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帮助家长尽可能把孩子送入更好的学校,陈总编重点就美国大学招生制度,特别是国内家长存在的误区和业内存在的陷阱作出详细解读。这里为大家摘录要点,更多知识量和精彩内容,请扫描文末的二维码收看讲座回放视频。相关观点请与讲座视频配合查看。
英国是流水线,美国是技术工
英国跟中国更接近,分数基本决定了上什么样的学校,申请英国的学校就比较清晰简单。但是申请美国的学校更为复杂。
美国的大学录取的核心原理——除了学习好还有什么好?
美国现行申请审核制的来源——超一流学校多为私立学校,唯分数论使得学校招了一堆学习好的孩子,但这些孩子未来多成为中产阶级,缺少能够大富大贵大富大贵的。学校的财源主要靠社会捐赠,这种情形使学校陷入经济的困顿。哈佛大学最早开始突破,在申请中加入家庭背景调查,经过几十年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总结形成——从招“学习最好的学生”转变为招“未来更有出息的人”。
对美国大学的录取误解——不看成绩?
很多人说美国的大学不看成绩,看综合素质。纯属谎言!
陈总编强调,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超一流大学,成绩是门槛,决定性的是成绩之外的东西。成绩不够,连门槛都迈不过去。哈佛大学校长的确讲过哈佛不看成绩,但前提是大家都接近满分,无从选择,所以看成绩之外有什么突出特点或成就。
对其他大学,核心指标就是成绩。
对成绩的误解——GPA不重要?
在各种成绩中,最重要的成绩是GPA,SAT和ACT是间接成绩,托福只是个门槛成绩,提供AP成绩要谨慎!
陈总编重点提醒大家,成绩的核心是高中4年(中国是高中3年+初三)在校的成绩(GPA),SAT和ACT被很多人翻译成美国高考,这个翻译是错误的!它们的价值实际是验证GPA的含金量。
相对而言托福是最不重要的一个成绩,是语言能力的证明,比如学校要求托福100分,那你考120分并不比100分更有竞争优势。
AP是锦上添花的,用以证明“学有余力”。考不到5分不建议提供给申请的学校,否则可能反而会减分。
对“社会活动”的误解——不要被翻译限制了想象力
国内笼统地翻译称之为“社会活动”,其实不仅限于此。陈总编更倾向于称之为“一个人的特质”——区别于他人的地方,包括社会活动、特长、竞赛成绩、科技发明、顶尖体育大赛成绩等等。
此外,社会活动提交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易体现性:一张照片、一个证书、一个奖项都是易体现性。
区别性:活动的设计上一定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尽早规划:到高二高三才参与的社会活动和在初中就参与的完全不一样。
常见招生陷阱——招生官
很多中介在宣传中拿哈佛招生官、耶鲁招生官做噱头。很遗憾,90%以上见到的都是招生宣传官,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市场部门,他们的职能是去各个国家、学校宣传这间学校,而非参与招生的过程。即便真的见到招生官,实际作用也是有限的,他最大作用是熟悉学校的规则,为你支招利用规则而已,并不能决定是否录取你。
常见招生陷阱——旁门左道
比如去年震惊全世界的美国名校招生丑闻,他们实际是利用了招生漏洞,但并不是常规,事实上这些学生不仅被退学了,而且家长也被抓了。此路可能不是不通,但想要走到终点非常难。
常见招生误区——面试
很多中介常说“面试官”……我们很容易用中国的思维想象美国的面试,实际面试官就是个临时工。学校往往会雇佣一个校友,面试过程更多是为了发现你是否存在问题或作假,所以面试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决定是否录取你,如果他推荐你,对学校来说相当于最信任的一封推荐信;一旦发现了你造假的地方,则“一招毙命”。
选择专业的建议
原则上讲推荐读STEM专业。全世界更需要的都是理工科人才,理工科毕业的孩子更容易找工作。
另外,专业选择不用太纠结,美国转换专业很方便,所以未来还有机会调整。调整余地大的专业有:数学、统计等。
关于安全问题
家长有很多忧虑,尤其当前情况下,如果仅仅看报道,我们感觉美国人整天活在枪林弹雨之中。实际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可怕,总体是安全的,真正的不安全可能来自于我们没有做好准备。
这是一张贴在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厕所的小广告。这种代写在澳洲已形成产业,这是非常可悲的!试想一个孩子出去以后不好好学习会干什么?他不可能听不懂还坐在教室里,肯定是跟一堆这种人天天比吃比玩比乐,然后出一堆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最大的安全问题不是他们的治安环境,而是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最好不要出去。
陈总编在总结中强调,世界格局大变,疫情背后带来的是整个世界发展的分水岭。中国发展面临很多国际挑战,尤其是美国对中国不择手段、不讲道德的强力围剿,川普编造出中国把武汉人恶意送往美国、送往欧洲,是现在美国和欧洲疫情泛滥的罪魁祸首这样几乎是白痴的谎言,更可怕的是全世界有很多人都相信了川普的谎言。在全世界都妖魔化中国的境况下,身在国外的留学生就被推到了前线。希望我们用学业武装好自己,起码英文要好,起码知识要渊博,我们跟他在这种斗争当中才能以理服人,而不是去抡拳头。
护航计划线上课堂
疫情对国际交流带来重重阻碍,签证的收缩、一些国家民粹主义的抬头、考试的取消,都为时下学子是否选择国际教育路线、如何应对突发的变数带来了迷惑和挑战。护航计划联合上海青少年国际交流中心,在5月31日-7月4日,重磅策划后疫情时代国际化人才学业成长规划系列讲座,把握信息渠道来源,云集专家大咖资源,解读国际形势变局,协助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现状,走出迷茫困局,理性应对影响,合理规划求学成长之路。课程将在护航计划线上课程平台持续推出,敬请各位老师推荐家长、学生收看。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看讲座视频
来源:三亚发布 三亚市纪委监委严查快处典型问题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自8月1日三亚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坚定不移将严明纪律规矩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始终,紧盯疫情防控过程中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力、工作作风不实等不作为、慢
大象新闻 河南台记者孙喜增8月22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文峰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选举出新一届区委、区纪委,通过关于第十二届区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区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在华强诺华廷酒店华强厅胜利闭幕。文峰区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崔
为全力做好魏都区疫情防控工作,1月15日下午,魏都区召开社区疫情防控第6次督导工作例会。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西钢出席会议,区委政法委、区委社工委主要负责同志、13个社区疫情防控督导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各督导组当日督导工作开展情况
金秋送爽,五谷飘香。9月23日,建安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农产品展销会活动在北海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隆重举行,区委书记马浩,区长高雁,区领导李洁、李智虎、张国志、宋志强、徐兵、尚建华、龚文兵等出席活动。来自全区各地的农民朋友欢聚一
7月19日上午,在区委书记方忠“四不两直”暗访督查疫情防控工作后,鸠江区立即召开全区信访暨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方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区领导童向东、李兵、吕林、冯中及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各镇街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参加。方忠一行先后赴官陡
川汇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3月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非必要不流
12月21日上午,淮北港利教育小镇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淮北市委常委、烈山区委书记张力,副市长王波,港利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彭万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吴成领出席签约仪式。仪式上,港利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唐军介绍了
来源:邢台信都发布 10月4日晚,区委书记王银明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传达贯彻省、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重点任务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庆假期期
9月23日,由竞争力智库、中国经济导报社、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揭晓,神木市再次榜上有名,位列第一。神木市还与另外19个县域共同入选“2021中国西部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供交流学